坚持、专注和专业是中国服装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对我国的服装产业产生影响到现在,已经整整5年,可以说过去的5年,是中国服装业发展环境最为复杂的5年,也是面对问题和困难最多的5年。从全球经济的低迷到中国经济的调整,从消费增长的放缓到综合成本的提高,从产业要素的变化到竞争格局的重组,中国服装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2008年~2013年,这5年不仅是中国服装业发展最为复杂的5年,同样也是中国服装业提升发展最快的5年,尤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之际,行业确立了服装强国建设的目标,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观、价值观日益清晰,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品牌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中国服装业取得了内涵式发展的新成绩。

读数据 在考验中壮大

透过这样一组数据,也许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5年,中国的服装业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在外贸出口方面:据海关统计,过去5年,我国服装出口数量相对稳定,但出口金额不断增加。中国服装出口从2008年的1197.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601.55亿美元,累计增长33.7%,出口金额占全球服装出口金额的比重从2008年的33.1%提高到2011年的37.15%;出口单价从2008年的3.32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49美元。累计增长35.24%,体现了出口产品附加值的不断提升,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优势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

在国内消费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限额以上行业企业服装零售额从2008年的3775.5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9777.80亿元,增长158.98%,明显高于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83.15%的增速水平。这不仅表现出服装企业市场拓展的强劲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行业对广大人民群众衣着消费需求的满足和对更好生活新期待的顺应。

在行业投资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2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投资同比分别提高21.77%、17.76%、32.96%、42.96%、15.19%,保持了较快增长。这些数据说明,我国服装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中西部地区投资占比快速提升,这也体现了行业内涵式发展和区域布局的不断优化。

在企业效益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8年~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3.02%、21.31%、35.81%、33.18%、10.16%,行业各项经济运行指标明显进步,行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由此不难看出,5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服装行业保持了两个市场的刺激增长,价值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我国服装业的转型升级在全面提速。

看态势 在调整中推

探趋势 在发展中变革

在陈大鹏看来,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各种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产业资源将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以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的产业革命将全面展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给中国服装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依据未来中国GDP增长7.5%来推算,未来中国服装业年增长速度也在10%以上。这是中国服装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强国建设”的重要条件。

《中国服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谈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融入国际新格局。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以更为国际化的视野,形成更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强国内营销渠道建设,积极构建国际新渠道,实现业态多元化,把优秀品牌打造成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领导者,实现国际化新格局。

推动产业持续创新,全面提升内生新动力。积极寻找发展新路径,不断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尤其要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加强精细化管理,进行赢利模式创新。

积极培育品牌成长,全面凸显品牌新价值。全力打造适合品牌的运行系统,创新文化价值,优化品牌生态,大幅提高品牌贡献率,着力加强与消费间的诚信关系,打造全程化服务的服务型品牌,创造价值增长点,全面提高中国服装品牌国际竞争力。

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科技新水平。加强服装领域标准化等基础研究,开展制造技术、装备、新材料应用等前沿技术跟踪研究,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原动力。

加强人才战略,全面提升人才新优势。在中国服装企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进程中,首先要建立人才理念和人才文化,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其次,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营造企业和谐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完善“舞台”机制、薪酬机制,“赛马”机制,“梯队”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环境。

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全面提升价值新能力。服饰文化建设要依托中国文化,从人文关怀、时尚创意、品牌引领等方面寻找创新点,赋予更多非物质文化和创意,渗透中国哲学,彰显中国美学。同时,借鉴国际品牌先进经验,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包容性创新,以建立文化自我。

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全面塑造行业新形象。企业要对环境负责,树立节能环保的行业理念和经营思路。尊重自然与行业的消费需求,走绿色创新之路,全面塑造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新形象。

今天的中国服装业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传统竞争优势,以价格为主的低成本的优势正在消失,也不仅仅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海外的市场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是因为在今天,中国服装业所面对的消费需求,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商业变化的节奏,比任何时候都要快。

“在这个剧变与全球化高度关联的时代,都要进行一定的变革,而这个变革不仅仅是企业。在过去5年的实践中,我们非常深刻地感悟到,坚持、专注和专业,是中国服装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我们行业的希望。”中国服装协会会长王天凯谈到,“而把握和变革是在进入到这个发展阶段必须要经历的途径。在今后发展中,尽管外部的形势和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对行业发展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更需要我们统一思想认识。”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我们大力调整的情况下,纺织服装仍然作出重大的贡献。这个贡献来之不易,也就是说我们服装纺织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地推进,并且已经取得了成效。”中国服装协会名誉会长杜钰洲说道。

而在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所作的《中国服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也进一步阐述了在这个全面转型时期,中国服装业呈现出的创新发展的新态势。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继承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在产品创新方面,企业不断洞悉市场,研究消费需求变化,加强时尚原创。

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从中国境内到新兴经济体国家,服装企业依据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进行全新资源的配置,并实现着产业要素的国际化。

科技水平大幅提高,两化融合步伐加快。新技术、新公益、新材料运用普遍,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服装生产加工向智能化、模块化等方面发展。同时,信息化技术在整个产业链中大量应用,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跨国整合实现新突破,国际化运营迈向新高度。在全球化的视野中,企业积极嫁接国际优质资源,实现了各类智力资源的整合。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网络 )
标签:设计师服装品牌
热点操作
热点品牌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关注订货会
首页服装品牌服装产品
丽人服装网-服装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