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克等童鞋企业“交错生产”模式平衡内外市场

日前,泉州菲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迎来了几位来下订单的外贸客商,总经理陈怀瑜正和他们边喝茶边探讨订单细节。

“大概在5月底,我们就能出货!”刚刚投产的新生产线,让陈怀瑜底气十足。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菲克投产的新生产线难道不用于内销市场吗?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少许接外单的童鞋品牌为数不少,更有个别童鞋企业还为此扩充两条线,保证外销产量。他们认为,只要能错开内外销生产周期,不仅可以保证内销产量,还能把外销赚取的利润用于分摊内销的成本费用,节省不少开支。

然而,泉州童鞋企业精明的如意算盘是否能打响呢?分散精力后是否还能对国内市场全力以赴?他们是否又有良招应对?这些问题都需要童鞋企业好好思考。

外单利润支付管理费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受到国内运动市场整体萎靡不振的影响,加之老天爷的莫名多变引发的库存危机,让更多童鞋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骤增。

“做不做广告在闽南童鞋企业老板眼中,已经不再是‘输人不输阵’的面子问题,业界担忧更多的是代理商对终端网络建设的信心问题,所以,广告方面的投入绝不能少。”大黄蜂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双波直言不讳,也道出了童鞋内销的纠结情绪。

“不仅要投广告,还要做线下活动,更要支持代理商继续开店,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数不甚数。偏偏这一块的支出不想也不敢转嫁给代理商,只能找渠道自己消化成本!”

做外贸,只要有客户订单就意味着利润,这个过程并不复杂。

陈怀瑜表示,虽然随着各种成本的上涨,外贸订单的利润很低,一双鞋也就赚个一两块钱,但蚊子虽小也是块肉。“我们如果可以利用做外单挣得的利润来摊薄内销的管理费用,企业也就能腾出更多资金用到品牌建设上。”

陈怀瑜的这种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国内做内销做品牌,蛋糕很大,但吃起来有点费劲。”童鞋业内人士程亮说,国内童鞋市场未来可想象的空间,无疑是童鞋“散批转品牌”的最大动力,但经营模式、销售渠道、结算方式等一道道难关横在企业面前。品牌专卖模式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产品开发和库存,收款风险也比较大,而外贸付款方式及时,在必要时能为内销缓解流动资金不足的窘境。

服饰新闻网 )
热点操作
热点品牌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关注订货会
首页服装品牌服装产品
丽人服装网-服装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