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百年织锦绣——我国高等教育纺织学科百年回眸

1912年,民国初立。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接管辖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增设了机织科——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高等教育纺织专业破茧而出。

成长在“爱国”的旗帜下

“从民元创始、中迁陕南、最后落户津门,纺织一脉历尽曲折,存续之功,端赖心怀家国之思、倾心教育的前辈先贤……”天津工业大学校史上的这段话,是对我国纺织学科发展历程的扼要概括。

以丝绸闻名世界的中国传统纺织业,曾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出灿烂的文明。然而到了近代,形势陡然逆转,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机器纺织品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工业制品大量倾销中国,中国纺织业岌岌可危!中国纺织教育的先贤张汉文教授曾慨叹:“若人民不为设法,政府不为力图,祗此纺织品一项,即足竭我膏血,绝我命脉。”

正是在国家民生凋敝、百业倾颓的危急时刻,张汉文、张朵山、崔昆圃等一批留学归来的爱国知识分子怀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先后来到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系任教。

曾在欧洲纺织学中心之一的鲁贝工学院选学纺织专业和染化专业的张汉文,回国后先后受聘于上海章华毛纺织厂和天津东亚毛纺织厂,分别担任主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并主持了这两个工厂的创建。当时,日本的“麻雀牌”和英国的“蜜蜂牌”毛线充斥市场,民族纺织业难以立足。张汉文创立了“抵羊牌”毛线,寓意“抵制洋货”,力图用自己生产的高质量的棉毛机织品与洋纱洋布抗衡:“即所以救民,亦所以救国也。”在与西方企业的不断较量中,张汉文逐渐认识到:“无学堂则工艺无由以致精。”“建设中国纺织工业,必以人才有无为枢纽。”后来,他倾毕生精力办学,把先进的纺织工业理论与实业发展的现实整合起来,编写出我国第一套高等学校毛纺学教材,为这一学科体系在中国的成长壮大奠定了基石。

新中国成立后,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成立天津大学,两校纺织系随之合并。1958年9月,以天津大学纺织系为基础,组建河北纺织工学院,1962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

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我国最早的纺织学科最终成长为独立的纺织高等院校。天津工业大学原校长邱冠雄教授感慨地说:“时至今日,天津工业大学已有百年发展历史,我国纺织高等教育也在这百年中走向成熟。自北平建系以来凝聚的救国兴亡的人文精神和重视实践的教学理念,经过时代变迁的淬炼,已然化为我校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复兴在“创新”的理念中

如果还有人把纺织学科理解成“织布”,就太陈旧了。现在让他们引以为荣的学科成就是“给导弹穿上防护衣,给火箭戴上安全帽,给‘嫦娥’撑起支架……”

科技创新,使我国的纺织工业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说:“百余年中国近代纺织史映射出中华民族命运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发展的中国纺织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富于国际竞争力的朝阳产业。”

科技创新为老学科注入了新活力。有着与生俱来“产学研结合”基因的天津工业大学,在中国纺织业的复兴之路上充当着排头兵。近年来,该校纺织学部科研亮点频闪,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以及国防高科技项目等科研课题近千项,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重大奖项500多项,连续多年获得科技经费支持超过1亿元。

天津工业大学校长杨庆新说:“近10年来,我校纺织学科累计获得国家1.13亿元资金支持,科研、教学条件显著改善,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将继承和弘扬纺织学科百年来所秉持的‘爱国、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断丰富和完善纺织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实现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做出新的贡献。”

标签:高等教育 纺织专业
热点操作
热点品牌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关注订货会
首页服装品牌服装产品
丽人服装网-服装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